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工程建设标准化是我国必然选择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3 11:10:19

         记者跟随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回头看检查组采访时,一位副市长坦言:这次‘两年行动’让我们受益匪浅。说来惭愧,作为分管建设的负责人,一些工程建设的标准以前我都不太了解,这次才知道,相关的标准竟然这么全、这么细。

  4个发展阶段6613项标准
  这些标准非常清楚、非常具体,无论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还是检查验收都‘有据可依’。该副市长表示,如果缺少这些标准,别说建筑工业现代化实现不了,就是基本的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安全都无法保证。
  住房城乡建设部历任领导都曾多次强调,工程建设标准化是支撑建设行业的重要基础,对工程质量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和必然选择,是促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截至2013年,由该部负责管理的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已达6613项,数量是上世纪80年代的10余倍。近年来,平均每年下达的制订、修订任务和批准发布的标准均超过200项。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所副所长李铮介绍,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工程建设标准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可大体概括为4个发展阶段。
  由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阶段(1949年至1966年),初步改变了无标可依、各自为政的状况;由停滞到恢复发展阶段(1966年至1979年),加强了组织领导,制订、修订了一批标准规范,为新时期工程建设发展打下了基础;规范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至2000年),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全面更新并不断完善,标准数量明显增加,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制逐步形成;改革创新阶段(2000年至今),工程建设标准化得到了全面迅速发展,标准化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重视、依靠、参与和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化成为社会的共识。
  近年来,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明显活跃,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关各方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标准数量大幅增加,以全文强制标准为突破的标准体制改革持续稳步推进,近日印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明确了构建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决定性阶段面临艰巨挑战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如何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等背景下更好更快发展,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日前召开的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座谈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负责人表示,工程建设标准化是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对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与工程安全以及提高工程与产品质量的技术支撑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及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化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艰巨的任务挑战。
  新型城镇化催生完整统一的标准体系
  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制度与重要依据,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和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必然需要标准的支撑与保障,建设进程中各方主体的技术及管理行为,必然需要标准的引导与约束。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气候差异、地理差异、地区差异以及城乡差异大,标准制订工作难度加大。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鹿勤表示,尽快优化和完善标准体系框架,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社团标准等各尽其职,更好地解决气候差异、地区差异、地理差异等个性化发展问题,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对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因此,急需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统一的标准体系,打牢工程建设标准化这个基础,充分发挥其作用,强化对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近日印发的《意见》,针对工程建设标准不适应、不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问题,明确要求各地积极推进标准体制改革,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重点做好强制性标准和基础通用标准的制定,强化质量安全要求,强化技术政策引导。还特别明确了要将社团标准纳入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架构,提出积极发展社团标准的原则和要求。
  业内普遍认为,《意见》的发布实施,对贯彻中央城镇化会议精神,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对解决当前城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标准化工作的长期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创新性的规范作用。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蔡成军表示,《意见》的出台,对于培育和发展我国的社团标准,对于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增强标准编制与科技成果联动发展,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解决标准缺失、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标准竞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建设标准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建设标准化是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毫无疑问必须牢牢抓住标准化这个抓手,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与工程安全以及提高工程与产品质量的技术支撑作用。
  李铮认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已经并将继续发挥这样几方面作用:一是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民生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撑,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二是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发挥无以替代的约束引导作用。建设工程勘察、规划、设计等一系列标准中均对节能、节材、节地、节水以及环境保护等做出了严格规定,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三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加速器、助推器的作用。标准作为基础性的技术支撑,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标准是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标准的制定实施修订过程,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再创新的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在对政府宏观调控、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引导与约束作用将越发强化,越发凸显。
  标准化作用的发挥必须以覆盖全面的工程建设标准为基础,以协调有序的标准为前提。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发挥标准化作用的应有之义。健全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以系统分析的方法,体现标准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它是工程建设标准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李铮说,标准体系就是标准的系统的、整体的规划,是统揽工程建设标准化全局、统筹考虑不同层次和要素,实现标准结构优化,以最小标准数量覆盖最大范围,进而推动标准有效实施的顶层设计。
  当前,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实现整个工程建设标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标准发展规划引领、标准制定重点突出、标准规定真正落地。李铮说,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篇文章。    
       欢迎转载分享,转载注明挖掘机加长臂、拆楼机加长臂、抓木器、快换接头、松土器专业生产厂家-衡阳科德工程机械  

官方网站地址http://www.hykede.com非常感谢!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