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南车风电:去高原“捕风”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14 8:48:50

“下关风吹上关花,洱海月照苍山雪。”素有“风花雪月”之称的云南大理,靠山头竖起的一座座风电机组坐实了“下关风”的称号。云南,是我国南方风电迅猛发展的典型地区之一,也是近几年我国风电新核准项目总规模最大的省份、中国高海拔风电的重要实践基地。

当“三北”风电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时,没人在意南方风能资源。现在,众多风电开发商、风电机组制造商纷纷南下跑马圈地,曾经在风能版图上默默无闻的南方低风速省份已变成中国风电开发的最前线。

南迁、上山,意味着什么?有数据显示,我国海拔1000m以上的土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0 %左右,海拔2000m以上的面积约占33%,3000m以上面积约占16 %。这些地区可开发风电场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预计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可达4700万千瓦。仅青海、云南两省的高原型风电机组的市场容量即可超过1800万千瓦,甘肃仅酒泉地区风电规划就超1000万千瓦。

高原风场如此大的市场容量为高原型风电机组的发展应用带来绝佳契机。南车风电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会,2008年,南车风电制定“上山”策略,开始了高海拔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到2011年,南车风电在甘肃阿克塞地区建成国内首个高原型风电场。正是凭借这一策略,南车风电在“产能过剩”、“价格血拼”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博弈大战中脱颖而出。而今,南车风电在高原型风电机组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国内第一。

空白

2008年之前,高海拔风电是一个被人忽视的市场。在陆上风电三峡建设热火朝天,“三北”资源抢夺战越演越烈的形势下,南车风电的决策者感觉到了大风电基地建设的隐忧:风电机组整机市场已开始供大于求,整个行业竞争趋于同质化,低价竞争愈演愈烈,整机制造商面临较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当时,国内尚无一台兆瓦级以上高原风电机组,批量运转的只有金风和运达在云南的750千瓦和850千瓦的机型。若能针对高海拔地区开发一款兆瓦级高性能的变桨变速型的风电机组,南车风电将开辟一片崭新蓝海。

2008年,南车风电启动了高海拔型风电机型的研发。为了提升竞争力,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南车风电亦同步调整了整体战略目标。“具体可以概括为‘一机两翼三市场’。”南车风电总经理梁裕国说,“一机”即加快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风电机组、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开发进程,“两翼”就是上游加大资本运作投入,拓展市场资源获取渠道,加快产业布局建设步伐,下游加强技术服务能力培育,以提升综合实力和创新经营模式谋求快速发展,“三市场”指高原市场,国内大基地市场以及海外市场。

“2013年,南车风电WT1500型高原风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3593小时,可利用率99.44%,总发电量53353.65万千瓦时。”一条来自云南大理华能五子坡风电场的信息让南车风电的员工兴奋不已。华能五子坡风电场一至三期的所有风电机组都由南车风电提供,根据中电联的统计数据,2012年五子坡风电场年利用小时数为3796小时,名列全国第一。虽然2013年全国风电场的统计数据并未出炉,但从客户反馈的情况来看,五子坡风电场年利用小时数仍将稳居前三。高海拔风场年利用小时数能在全国所有风场中排名第一,这已大大超出业内人士的预料。

攻坚

虽然南车有着多年轨道交通电传动和控制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的经验,然而,真正制造一款专门的、商业化的兆瓦级变速恒频高原型风电机组却并非易事。

对比常规机型来说,高原型风电机组有三个方面的特殊要求:一是高原地区空气密度相对于平原地区有较大程度降低;二是电气方面的要求更为苛刻;三是气候环境更为恶劣。

然而,对于南车风电人来说,有勇气、有目标,必然有决心、有魄力。2010年,南车风电1.5MW高海拔型机组率先推向市场。该机型运行环境温度在-30℃到35℃之间,适用于海拔4000米以下环境,基本覆盖了我国绝大部分可开发风电的高原地区。

据南车风电首席专家张元林介绍,南车风电在技术开发方面引入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完成了整机系统设计和环境适应性设计,解决了高原风电场微观选址技术、抗紫外线防护技术、关键部件冷却技术、雷电防护技术、电气部件设计以及叶片防覆冰技术六大技术难题。

为最大限度避免风电机组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南车风电针对高海拔空气密度低、散热要求高的需求,创建了高原通风冷却技术;在防紫外线方面,创建了高原风电机组机舱罩抗紫外线老化的检测方法,解决了高原风电机组机舱罩抗紫外线设计、验证问题;为防雷暴,在叶片接闪、等电位连接、屏蔽、接地等多方面作了强化设计。此外,风电机组的叶片也采用防覆冰体系,表面作疏水处理,憎水级别达HC1-HC2,覆冰在受到冲击后更容易产生裂纹并从漆膜表面脱落,脱落后无残冰附着。

“南车风电在高海拔风电机组的研制过程中积累了七项原创性技术,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兆瓦级高原型风电机组的空白。”张元林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中水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南车风电参与编制的《高海拔风力发电机组使用导则》已经送审,该导则将作为国家能源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南风”服务

南车风电的高海拔机组经过了实战的检验,我国首个高海拔风电场——甘肃阿克塞风电场安装该款机型66台,2012年风场全年总发电量达到13000万千瓦时,满发小时数约为2626小时,优良的发电效率和售后服务水平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类似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南车风电的底气。南车风电在高海拔风电领域的市场份额处于国内优势地位,并且由于其优良的发电效率和较少的故障率而获得客户好评。

得到高度好评的还有南车风电的运维服务。风电机组的运维水平直接关系到风电场的发电量,并与风电场的收益直接挂钩,因此,风电开发商也越来越重视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维护工作。随着机组安装数量的迅速增长,南车风电将运维能力建设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据了解,南车风电的售后服务部门成立于2009年,2011年技术服务部更名售后服务中心,由综合调度部、组装调试部、运维服务部和质量控制部组成,成为了一支专业的风电服务团队。

“南车风电的服务文化品牌是‘南风服务’。既可以理解为南车风电的简称,也可以解释为我们将为用户提供如南风般的温暖服务,用我们及时到位高质量的服务温暖用户的心!”

南车风电主管售后服务的副总经理陈文劼告诉记者,“服务文化的理念是诚信、热情、严正、高效。服务文化的建设目标是“服务作业标准化、服务队伍职业化、服务管理军事化、服务工作信息化”,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云南五子坡风电场现场,记者发现,每次风电机组现场检修至少都有一名项目公司的人参与,“这样既方便了用户方及时了解机组的运行状况,也为质保期结束后项目公司接手设备维护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南车驻五子坡风电场的运维工程师曹文涯告诉记者。

基于服务文化和体系建设,2013年,南车风电在国内风电行业率先获得了国家级商品企业售后服务体系五星级认证。今年4月28日,南车风电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目前,南车风电承诺将为业主在风场现场提供365天24小时全天候的售后服务,正在全国重点区域尝试建设备品备件库和区域化管理,确保机组基本故障2小时以内排除,一般性部件故障能在24小时内完成更换,重大故障处理不超过3个工作日的服务目标。

在完成现有南车风电自身设备的风电场服务的同时,南车风电正在积极筹备进入风电机组售后服务后市场这块具有巨大潜力和前景的领域,为业主和其他类型风机提供质保期外的风电机组质保服务,提供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这是南车风电对售后服务市场的一个重大提升,这意味着,南车风电不仅重视“硬件”,也开始着手拓展“软件”市场。

“未来风电机组发展的趋势必然是,谁的风电机组效率更高、售后服务质量更高,谁就能在风机销售市场和服务后市场竞争中胜出。”南车风电在高海拔风机市场所取得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思维创新永不止步。或许,技术和软件将成为南车风电成功的新载体。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