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决战下半场 中国制造业加速锤炼韧性供应链

来源: 发布日期:2021/6/21 9:23:55

 从“物”的连接到业务流程的连接,直至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连接,不断落地深耕的工业互联网,已悄然步入下半场。

日前从工信部获悉,截至3月底,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2.1%和73%,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300万台,工业App突破59万个。通过连接大量工业设备上云、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智能协同,工业互联网被认为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500家,而全球范围内的统计量是600家。显然,无论是从平台、App数量,或是相关的硬件设备数量来衡量,中国无疑位列第一方阵。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很多是由大型企业自建,彼此之间缺少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数据二次开发的巨大潜在价值被忽略。

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如何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打造更具灵活性和敏捷性的供应链,提升企业经营韧性,成为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一枚硬币的两面

新冠疫情的一场大考,让全球企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和布局供应链。如果说之前对于供应链的聚焦更多源自于对效率和成本不断优化的考量,那么现在的关注点更加集中于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比如抵抗风险和冲击的能力。

的确,随着互联网的急速渗透、生产水平的大幅提升、物流体系的突飞猛进、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供应链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也逐渐凸显。这促使企业不断挤压库存和人力成本,通过全球采购加速流转来控制成本,实现盈利最大化。

这无疑对供应链的韧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把这种危机放大到极致,全球供应链巨大的脆弱性和漏洞都被暴露出来。

如何帮助制造业企业在遭遇巨大冲击之下仍能确保供应链“转得动、产得出、送得到”,全球顶尖的软件供应商都在寻求最佳解答。

“从韧性这块来看,韧性意味着我们面对危机,快速从负面向正常去反弹的速度。企业缺乏韧性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业务流程是不对接的,响应速度是很缓慢的。”SAP中国副总裁、首席数字官彭俊松博士认为,在工业互联网多平台的现状下,未来不单是实现平台之间数据的交换和集成,还要进一步实现平台之间业务流程的集成。

彭俊松举例说,有一家做自行车的企业,在疫情刚开始时订单大幅下滑,但由于疫情期间很多公共交通受到影响,企业的订单在抵达谷底之后突然来了一个巨大反弹。“这时候考验来了:第一,你的采购能力要能迅速通过电子化的手段,把需求迅速传递给所有供应商做寻源。第二,你生产制造产能要快速放大,如果自身产能不够,要能够迅速把它发包出去。我们说工业互联网,正是因为它具备了从设计到采购、制造、交付、运营,整个一体化的能力,才能让企业有这样一个高效率去应对变化。”彭俊松认为,所有能力的快速提升,都要依赖工业互联网,实现企业自身的响应速度、自身的制造设备集成一体化、跟供应商的连接、跟物流商的连接等等。

制造业加速

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通过推动工业互联网等相关项目,制造业企业和供应商能够创造3.7万亿美元的潜在价值。

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虽然所处机械化、信息化、数据化程度各不相同,但都能通过拥抱互联网,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在设计、采购、物流、制造还是运营阶段,每个企业都需要有生态网络。以前的做法是企业自己跟这些合作伙伴做点到点的连接。靠项目本身的资金,那是有限的数字化的连接。量大了以后,靠企业自身去连是不太现实的。这就存在一个业务网络的概念,通过有第三方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背景的企业搭建基础设施,提供一个大家都能够去跟跑的高速公路。

早在2015年,徐工集团就与SAP公司达成战略协议,双方战略合作项目从工程机械价值链上下游角度,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把物联网智能云服务应用拓展到徐工全球设备的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中,实现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发设计、安装调试、智能物流、风险预警等业务流程的覆盖和优化。

事实上,类似于徐工、三一重工、合力叉车、大全、中国重汽、上海电气等大型企业,都已经在工业互联网上布局颇深。接下来,这些企业主要考虑的将是如何利用最新的技术和能力实现采购和网络的全球化拓展目标。

除此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个资产智能网络的概念。比如企业销售一台车在海外某一个地区,要了解它的工作量是多少,它可能产生的维修备件和相应技改、相关图纸变更等等,都需要把车子作为一个在数字化双胞胎当中最重要的数字资产放在网上,让所有相关的利益相关方都有权限去使用。像这个功能,三一重工在海外已经全面开始推广和应用。在实践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三一重工还开发出了一套工业互联网平台——根云,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案例。

如何抵达“超级连接”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近几年来SAP等企业在中国的布局落子都致力于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真正“超级连接者”。经由将所有成熟的智慧套件模块化、App化,打造工业互联网连接平台,打破工业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孤岛现象”。

而为了打破“平台孤岛”,解决平台体系化升级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作为。不久前,政府主导成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正是由7家部属事业单位和170多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交流平台和创新载体,旨在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供需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壁垒,加速平台体系化标准化创新发展。

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策略是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大企业建平台意味着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自建以各个行业为背景的平台。行业性平台的好处是对垂直行业有针对性,但在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连接性方面,可能会带来成本上的挑战。

“未来的理想状态是,尽管每家厂商可能研发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但通过基于云端和边缘端的开放接口,不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不同的设备之间就可以进行连接。当然,这其中涉及安全、协同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合作伙伴一起创立标准,共同解决。”SAP全球副总裁、SAP中国联席总经理董志刚表示。

董志刚说,在工业互联网的下半场,SAP将从IT和OT的融合、数据驱动、互操作性以及持续创新四个维度,把原来传统IT技术和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全面整合,形成智慧企业迫切需求的洞察力,再转化为相关行动,从而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包括制造环节。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