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多领域碳达峰路线图浮现 新能源、环保万亿市场待启

来源: 发布日期:2021/4/23 8:40:5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紧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多行业多领域多企业也按下减碳“快进键”,谋划各自的路线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金融支持碳达峰着墨颇多,除了提及资金更多流向绿色发展外,还首次提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多位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加大对低碳产业、绿色产业的支持,气候投融资将日益成为银行绿色金融重要领域,今年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力度将加大。随着新一轮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多个领域将得到更大发展,有望形成千亿、万亿级市场空间。

多领域碳达峰路线图浮现

应对气候变化,要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将出台的行动方案正是指向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目标。

农工党中央建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排放总量居高与目标时限紧迫并存、经济发展的能源增长需求与减排降碳压力并存。“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关键期、推进碳中和起步期,应以高标准的刚性约束来起好步,要完成碳达峰任务的60%,争取在2028年实现碳达峰,为碳中和打好基础。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而多地也在谋划各自的碳达峰路线图,部分省市更是明确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例如,上海表示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四川则透露,攀枝花、眉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快达峰,省内多数城市应于2029年及之前达峰。

能源、交通、钢铁等行业是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农工党中央建议,尽快制定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石化、煤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明确行业达峰时间和达峰排放量,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推动重点行业碳排放尽早达峰。

近日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中国华能成立碳中和研究所,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企业也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

在全国政协常委、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看来,应该以电力安全为核心,推进我国碳达峰规划。同时,由国家能源局在坚持全国统一一盘棋的前提下,统一制定全国的碳中和十年规划,统筹推进碳中和。他建议这一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能源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指出,我国民航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碳排放远没有达到峰值。建议制定民航碳排放指导方案,应充分考虑中国民航的发展实际,保持行业发展与控制碳排放的平衡。同时,统筹碳市场机制,推进民航行业碳市场建设,并且建立航空业碳排放交易管理平台。

新能源、节能环保万亿级市场待启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按照此前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总经理马永生建议,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构建煤油气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化的能源保供体系,使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成为消费增量的主体。大力发展氢能,既要用好工业副产氢,更要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不断提升“绿氢”比例;发挥我国地热资源优势,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实现规模高效利用。

“核电是未来新增非化石能源中最具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兑现减排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必然选择。”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巍认为,对我国而言,核电发电量占比在10%到15%是合适的,但目前不到5%。

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鑫认为,“十四五”传统清洁能源领域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而新兴清洁能源领域,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利用技术也将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氢能、储能等未来能源技术逐步成熟。传统节能服务领域将进入模式转型期,新兴节能服务领域正在加速向数字化、电气化和清洁化方向转型,综合能源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拥有万亿级市场潜力。在生态环保领域,综合环境服务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专业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环保产业多个细分领域将形成千亿、万亿级市场空间。

多举措力促资金流向“绿色”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透露,央行已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下一步,将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绿色创新项目倾斜。并将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棕色资产风险权重调整等工具,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预计,2020年推出的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在今年会部分转向绿色金融领域。“监管部门将研究绿色资产和棕色资产差异化设置风险权重的可行性,完善对绿色金融领域信贷支持的激励机制。此外,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加大对低碳产业、绿色产业的支持,气候投融资将日益成为银行绿色金融重要领域,今年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力度将加大。”王一峰表示。

尽管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但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仍存在短板,有待补齐。“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认为,各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热情很高,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增量扩面亟待进一步提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建议,对支持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的金融机构,建议在再贷款支持、绿色债券发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同时,研究出台针对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